近日召開的第三屆云南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年會上,滇金絲猴全境保護成效明顯,不僅成立首個滇金絲猴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發布《滇金絲猴保護綠皮書 滇金絲猴全境動態監測項目報告》,還修復5326畝滇金絲猴棲息地植被,種植云杉、冷杉和華山松54萬株。
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作為云南第一個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網絡,2019年7月15日由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云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等13家單位共同發起。經過3年的運行,成員單位發展到28家,累計投入資金4000萬元,保護成效明顯。
在當日的年會上,來自全國的專家、當地林草部門、科研機構、基層巡護員以及環境保護愛心企業代表,以圓桌論壇的形式,圍繞滇金絲猴“科學巡護與監測”“棲息地修復”和“保護空缺”等3個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明確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下一步工作方向:共建全境保護網絡,確定優先行動計劃、全面執行和推進全境網絡的綜合保護工作、建立品牌擴大全境網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會透露,經過40多年堅持不懈的保護,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從17群增加到24群,個體數量從不足2000只增加至3800多只。
上一篇:廣西河池:金城江區突發森林火災
下一篇:扛牢政治責任 重塑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