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碳匯交易 > 碳匯動態 >

以竹代塑,綠色發展的赤水探索

發布時間:2024-03-16 22:10:55  來源:遵義發布

走進赤水,清風伴著起伏的竹浪撲面而來,竹海之中,近400家竹類加工企業正有序運轉,涉及10多個領域共300多種產品正從赤水走向世界。竹產品正逐漸取代塑料制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改善生態環境,讓天更藍,讓水更清。


在貴州新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將竹原料切割、分片、碳化、烘干和拼板,最終形成一塊完整的竹板材,它們將被制作成竹地板、竹家具以及包括竹馬桶蓋、竹電子秤等列竹日用品。


該公司董事長姚連書說:“我們生產的馬桶蓋主要銷往歐洲,去年出口額幾乎達到我們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作為國家林業龍頭企業,隨著“以竹代塑”的興起,貴州新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產品也越來越豐富多元。


在產品設計中心,設計師成渝正在為一家酒企量身定制酒品包裝盒,“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意識到,用竹材成本要低一些,相較于塑料也更環保。”成渝說。


竹材貨運托盤是該公司當下最熱銷的產品,利用竹纖維堅韌的特性以及特殊的制作工藝,將傳統貨運托盤使用的塑料徹底替換成竹材,既降低成本,又保護環境。


赤水市擁有132.8萬畝竹林,被譽為“中國竹都”。2023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了《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鼓勵主要竹產區因地制宜拓展上中下游產業鏈。赤水市依托豐富的竹資源,搶抓政策機遇,積極搶占 “以竹代塑”新賽道,不斷延伸產業鏈,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


竹子生長周期短,三五年便可成材,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擇伐,保護得當,還可實現永續利用。竹子作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為減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探索。


靠山吃山,種竹吃竹。近年來,赤水市圍繞“以竹代塑”“以竹代鋼”“以竹代木”三大類,將竹子轉化為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等竹制品,全力推進竹產業全鏈條發展。


2023年招商引資落地的貴州興常美竹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研發竹資源循環利用的公司,本月底,該公司研發的竹刀、竹叉勺、竹牙刷等快消品將正式投產。


據介紹,楠竹進入工廠,不僅可以生產出精美的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生產產生的廢料還可制成機制竹炭,產生的廢氣通過油煙回收,轉變成半成品或是成品的烘干熱能,不僅推動了以竹代塑,還實現了節能減排。


竹漿是制作一系列竹制衍生品的基礎材料,赤水市不斷提升紙漿就地轉化率、竹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著力打造竹漿模塑集聚區和全國“以竹代塑”產品重要生產基地。此外,赤水市還充分利用竹漿資源的優勢,促進“以竹代塑”產業多元化發展,生產具有國內國際市場潛力的包裝袋、手提袋、紙吸管、一次性竹餐具等制品,完善竹漿—原紙—成品紙全產業鏈條,推動了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制作竹紙漿板和生活原紙的企業,2008年投產以來,產能不斷提升,每年要消納近140萬噸的竹原料,年產竹漿可達36萬噸。


該公司竹漿板車間經理楊啟森說,隨著以竹代塑的興起,很多企業開始用竹漿板做模塑,推動了公司的產能提升。


貴州竹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剛落戶赤水的一家以竹紙漿板為原料的模塑企業,一張普通的竹紙漿板,在這里將變成一次性餐盒、餐盤、旅行茶具和各式各樣精美的包裝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竹漿制品只需要45天至90天就可以完全降解,品質好又環保。”


接下來,赤水市將不斷引進竹漿代塑和竹材代塑優質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以竹代塑產業集群,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竹都”尋找產業支撐。


16-44.png

作者:鄭海海 楊夢云 涂林念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