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財政廳消息,省財政廳研究出臺財政支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十項重點措施,為推動構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格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廣東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已圍繞政策落實統籌安排資金80.95億元。
強化重點項目資金保障
廣東財政錨定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有關工作目標,強化重點項目資金保障,對林分林相改造提升、“雙園”建設、林業產業發展、重點區域生態修復、綠美提升行動制定專項支持措施。如第十六年提高省級以上公益林效益補償標準,在省級涉農資金中專項安排13.2億元支持林分改造林相提升,為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2000萬畝等“硬任務”提供強力保障,現已推動完成林分優化提升超220萬畝;全力支持創建南嶺國家公園、丹霞山國家公園,加大對華南國家植物園的支持力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領域的體系化研究。
廣東財政堅持用好競標爭先機制,實施以獎促優措施,支持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推動形成示范帶動作用,逐步探索經驗。鼓勵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打造林分優化、生態富民、小微濕地、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可永久保留的綠美示范點,2023年已安排3000萬元按200萬元/市的標準補助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綠美示范點前期啟動工作,推動全省189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有序報建,2024年起將對在打造綠美示范點方面成效顯著的市縣分類型分檔次實施資金激勵;聚焦激勵市縣完成中央下達的8000公頃紅樹林營造修復任務,統籌推進高水平建設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2024年起在落實基礎性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對森林質量高的重點區域安排激勵性補償,調動各地管護公益林積極性。
支持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通過補助技術攻關攻堅項目、支持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廣東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支持將林業種質資源培育與質量提升等技術攻關納入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實施林業重大科技項目公開競爭及揭榜掛帥機制,聚焦急需解決的關鍵現實問題和技術瓶頸,對成功申報的林業科研團隊給予補助;支持林業優勢特色產業項目納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一攬子政策范圍,促進提升油茶、竹子、中草藥、花卉苗木、經濟林果等產業發展水平,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增收致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林業特色保險,各級財政按規定給予相應保費補貼或獎補。支持將廣東省油茶保險納入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項目中,作為省級補貼險種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實施。
圍繞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的政策導向,廣東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加快形成財政優先支持、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一是積極申報中央競爭性評審項目和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支持各地統籌用好中央、省級及市縣資金,形成資金合力。二是通過建立健全先造后補、探索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加強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采取市場化運作或政府特許經營的方式,促進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2023年以來,廣東省國家儲備林共獲得國開行授信額度9億元,獲得發放貸款2.2億元,有力推動儲備林發展建設。
下一篇:“綠色金子”——屯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