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生態文明 >

生物多樣性調查捷報頻傳 新物種“嶺南浮蛙”首現寶安

發布時間:2022-12-15 09:43:14  來源:深圳新聞網

  日前,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寶安管理局開展的首輪年度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調查團隊不僅在陽臺山森林公園記錄到桫欏、金毛狗、土沉香等多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還在鐵崗-石巖濕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記錄到2022年命名的新物種——嶺南浮蛙。


urlProxy.jpg

桫欏-國家二級-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近危(NT)


urlProxy.png

嶺南浮蛙


  桫欏,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物種,有著“地球活化石”之稱,享有“蕨類植物之王”的贊譽,是現今僅存的喬木狀蕨類植物,是我國第一批公布的八個一級瀕危保護植物(銀杉、水杉、禿杉、望天樹、珙桐、人參、桫欏、金花茶)之一,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實用價值。


  嶺南浮蛙,叉舌蛙科浮蛙屬,頭小而身體圓胖,指端和趾端尖,皮膚表面有許多小疣,腹面均勻呈乳白色。嶺南浮蛙個頭最小的不到小指指甲蓋大小,最大的也不過比中指指甲蓋略大,是中國最小蛙類之一。深圳是這一新物種的模式產地,而鐵崗-石巖濕地市級自然保護區是繼大鵬之后深圳的第二發現地,也是寶安區首次發現該物種。由于近幾十年城市建設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該物種的種群數量迅速下降,學術界相關研究人員建議將嶺南浮蛙的瀕危等級評定為易危(VU),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桫欏生長緩慢,喜溫濕氣候,種群的生長和繁育對環境都有較高要求。而蛙類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作為兩棲類,它的繁育與水息息相關,一旦水體被污染,繁育就會受到最為直接的影響。


urlProxy (1).jpg

西灣戲水


  近年來,寶安區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及修復,以建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水環境治理、撫育造林等形式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為野生動植物生存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間,切實承擔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寶安擔當。桫欏、金毛狗、嶺南浮蛙等瀕危易危物種的記錄,恰恰是寶安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縮影。植物群落的豐富多樣,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構成寶安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風景。


urlProxy (2).jpg

鐵石風光


  下一步,寶安區將持續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重要生態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評估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開展;探索推動跨區域動物廊道建設,對重點傘護型物種棲息地有序實施植被恢復、溪流疏通和復原工程,以維持目標保護物種的自然繁衍力及區域生態系統穩定。作為嶺南浮蛙的“家鄉”,寶安區將堅守生態空間,全力守護好我們的共同家園。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