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生態文明 >

胡海峰:“探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發布時間:2020-05-29 16:3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生態產品及其價值實現”這一概念的提出時日尚短,是隨著人類生態文明建設探索的不斷深入而被明確提出,并在后續的持續深化實踐中得以不斷豐富發展。5月28日,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在全國兩會上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這一試點工作既沒有現成模式,也沒有成熟經驗,可以說是一項開創性的以觀念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方法創新、技術創新等為主要內容的綠色發展創新實踐的集成。


1590741196775269.jpg

資料圖:胡海峰。中新社記者 滿會喬 攝


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打開綠色寶藏的“鑰匙”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的麗水,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帶來的紅利,有最直觀的感受。


此前,麗水一度存在生態農產品眾多,卻很零散,主體又普遍偏小,各個獨立品牌均不足以帶動全域農業發展的困境。于是,麗水推出全國首個地級市全品類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將綠色生態“點綠成金”。


“85后”姑娘張建芬看到后,馬上申請加入麗水市生態農業協會,成為首批授權使用“麗水山耕”的會員。除了網上賣、做定制,近兩年,張建芬的產品還打入了民宿市場。


這只是一個縮影。在麗水,品牌已發揮出重要價值,成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金鑰匙”。


如何以點帶面,在“品牌”這把“金鑰匙”外,找到更多的“金鑰匙”?


麗水目前已構建形成包括生態資產產權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政府采購、市場交易、質量標準認證在內的一整套科學管用的制度體系。


價值核算體系:通往綠色寶藏的“地圖”


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是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在此基礎上,麗水積極推進基于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的生態產品采購、生態金融服務等各項工作,持續深化核算成果轉化運用。


前不久,麗水首例基于GEP核算的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成功落地。由國家電投集團投資1.7億元人民幣建設的麗水市縉云縣大洋鎮大平山光伏發電“農光互補”項目協議中,首次出現了“企業購買生態產品”條款。企業通過向當地生態強村公司支付279.28萬元人民幣,用于購買項目所在區域的調節服務類GEP,用于獎農民、優環境、美生態。


“保護好生態環境,能賣出大價錢。”大洋鎮83歲的王玉秋老人說起這件新鮮事,興奮不已。王玉秋是當地的文明勸導員,項目簽約當天,大洋鎮生態強村公司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更多的“王玉秋”投身環保。


下一步,胡海峰希望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能夠進一步指導提升麗水探索實踐和相關成果應用,推動麗水試點經驗加快發揮示范效應,在此基礎上,著力構建統一完備、普遍適用的國家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


生態補償機制:導航綠色寶藏的指南針


實現綠色發展還需“指南針”——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補償是公共生態產品價值重要的實現方式,是有效調節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之間利益關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目前,中國生態補償方式以縱向轉移支付為主。但在地區間的橫向轉移上,全國各地的做法實踐主要集中在以流域為主的區域范圍生態補償方面,在大氣、森林、濕地等領域的探索尚處于起步階段。


因此,胡海峰建議,中央和國家層面進一步明確意見、完善政策,加強統籌協調,按照“誰使用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加快形成“縱向為主、橫向為輔、縱橫聯動”的生態補償轉移支付政策和制度體系。




作者:汪恩民 周禹龍責任編輯:朱子桐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