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林科院院地合作工作以優化科研布局為導向,共與地方合作單位簽訂院級合作協議7個,聯合建設1個研究院,2個實驗基地和2個院士工作站,為重點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為地方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為中國林科院科技創新工作開拓了新陣地。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彭有冬等見證院地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宋平攝
服務重點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林科院作為林草科學研究國家隊,聚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重點區域技術需求,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是應盡的社會責任。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林科院與張家口市宣化區人民政府聯合共建了“中國·宣化林業科技實驗示范基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宣化實驗基地”,并分別與湖北省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遼寧省農科院等單位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院地合作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北京科技冬奧工程、“一帶一路”戰略、長江大保護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方面貢獻了林草智慧。占地8000多畝的宣化實驗基地有效改善了中國林科院環京區域科研基地不足的現實問題,為科技支撐京津冀生態涵養區建設,科技服務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提供了良好實驗場所。經過一年的建設工作,目前已有38個研究團隊進駐,栽種實驗苗木186萬多株,順利完成2019年度種植任務。中國林科院將力爭將宣化基地打造成集林草科學研究、林草科技示范、產業孵化為一體的國家林草長期試驗示范基地。
中國林科院分黨組書記葉智等考察中國林科院宣化實驗基地 李志強攝
武漢市是我國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在長江大保護戰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切實推進美麗武漢建設,武漢市列支了專項合作經費與中國林科院在協同創新和聯合建設示范基地、專家工作站等方面開展合作,將實施生態環境績效評估、山體修復與管控技術研究與示范、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合作項目,持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啟動實施的“武漢市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戰略研究”項目,將通過研究武漢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資源時空演變特征,建立考核自然資源、生態系統和環境質量的指標體系,為武漢市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服務林草新職能、新需求。在服務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服務新時代草原事業發展方面,中國林科院作為行業領頭羊,勇于擔當作為,敢于先行先試。通過加大與有關單位合作力度,不斷改革創新,努力開創了科技合作創新新局面。2019年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神農架國家公園研究院”在湖北武漢揭牌成立。這是中國林科院與地方聯合建設的首個國家公園研究院,參與共建單位是湖北省林業局和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目前已啟動分別由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濕地所和湖北分院(湖北省林科院)牽頭組織實施的3個首期合作項目。項目將完善、提升神農架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監測監管系統,建立監測監管指標體系;提出金絲猴、黑熊個體識別及其數量估計關鍵技術和野生動物沖突減緩辦法;為大九湖濕地水鳥棲息地維持和功能提升提出技術方案,為大九湖濕地生境保護恢復與合理利用提供對策;還將構建神農架國家公園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與價值評估指標體系,分析神農架國家公園森林生態效益價值現狀與潛力。
中國林科院院長劉世榮等為中國林科院神農架國家公園研究院揭牌 孫釗攝
2020年伊始,中國林科院作為五家聯合發起單位之一,參與組建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研究院”。研究院將通過整合各方人才、學科和資源優勢,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科學化、智能化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中國林科院就開展了針對海南島尖峰嶺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長期定位研究工作。2003年海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林科院簽訂“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書”更是將合作引向深入。2019年4月,正值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中國林科院與海南大學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支撐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此外,中國林科院還立項實施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監測指標與技術體系”“海南長臂猿種群增長關鍵因子監測”“海南長臂猿智能感知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等一批合作項目,特別是“海南長臂猿種群行為及棲息地環境監測體系”項目工作進展喜人,通過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了海南長臂猿及環境智能感知、海南長臂猿行為分析與棲息地恢復等方法與技術研究,目前在海南長臂猿聲學監測、行為監測、棲息地修復等方面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為積極響應張建龍局長在2019年全國草原工作會議上關于全方位推進林草融合發展的指示要求,中國林科院與蘭州大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研究中心,持續推進林草融合發展,共同在草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研究生教育和野外臺站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據悉,中國林科院還將與中國農科院在草原科學研究共建與共享等方面開展合作。
創新驅動地方林草高質量發展。2019年5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云南省臨滄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針對臨滄市特色資源轉化能力弱等瓶頸問題,中國林科院與臨滄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張守攻院士在臨滄市建設了“云南省張守攻院士工作站”。張守攻團隊將與臨滄方面合作開展種質資源調查與收集保存、優良品種培育、高效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等方面的科研攻關與成果推廣工作。
為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府新區視察時作出的“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林科院與成都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唐守正院士在成都建設了“唐守正院士專家工作站”,資源所與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和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唐守正團隊將與成都方面合作開展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生態資源數據中心建設、基于天-空-地一體化的智慧農林體系建設、森林資源培育與管理模式研究和林業碳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院士工作站等是高端智力支撐地方綠色發展的重要平臺,是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形式,將對完善林業科研創新體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林業行業技術進步、帶動林農增收致富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