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育苗大戶葉林生的半楓荷苗圃里,工人們忙著起苗,將2.5萬株半楓荷小苗裝車運往湖南省株洲市。經過近8年努力,大余縣成功突破半楓荷、紅豆杉兩項鄉土綠化苗木繁育難關,實現規模繁育。
半楓荷、紅豆杉苗木繁育速度十分緩慢,極為珍貴。
半楓荷是我國特產的稀有樹種,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被聯合國定為世界瀕臨滅絕樹種。作為新型奇異的綠化苗木,其移栽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是發展前景很好的南方珍稀鄉土植物。由于半楓荷罕見結籽,出籽率又低,繁殖用種源困難,用種子繁殖難度相對較大,目前國內發現的半楓荷野外植株大多為零星生長的單株,且樹齡普遍較小。
南方紅豆杉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也是世界珍稀植物,集藥用、綠化、觀賞、材用于一體。長期以來,紅豆杉采種難,種子要經過15個月休眠期才能播種,發芽率低(40%—50%),生長極其緩慢,高度年生長10厘米,胸徑年生長1厘米。
2010年,大余縣把突破半楓荷、紅豆杉兩項綠化苗木繁育難關作為花卉產業持續發展的攻堅項目。大余縣在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的指導協作下,采用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手段,實現了半楓荷枝條扦插繁育,突破了紅豆杉種子長達15個月休眠期,做到種子隨采隨播,發芽率在90%以上。這兩項技術處于國內苗木繁育領先水平,使得半楓荷、紅豆杉苗木實現了快速規模化繁育。
上一篇:林草科研國家隊十年創新成績單
下一篇:浙江農林大學成立碳中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