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竹林高質高效精準管理關鍵技術”和“綠竹筍用林高效培育模式創新”兩項成果通過浙江省林學會組織的專家評價。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來自國際竹藤中心、南京林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國家林草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和杭州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組成。這兩項研究是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筍用竹林精準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集成示范”、“筍用竹林安全高效栽培技術”等項目的支持下,由中國林科院亞林所主持完成。
評價委員會聽取了項目組對成果的匯報并審閱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這兩項研究成果總體上均達到同類研究先進水平。
“雷竹林高質高效精準管理關鍵技術”項目,針對當前集約經營雷竹林過量施用肥、藥等引起雷竹林立地生產力衰退、竹筍品質劣變和抗逆能力下降等問題,開展了雷竹林養分循環利用特征、病蟲害發生規律及其生態防控、高品質雷竹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創新集成了雷竹林高質高效精準管理關鍵技術。技術成果應用后,雷竹林肥、藥施量顯著下降,竹林抗逆能力和可持續經營水平顯著提高,竹筍產量與品質均明顯提高,有力地保障了雷竹林環境健康與竹筍安全,對于促進雷竹筍科學生產,實現竹業增效、竹農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綠竹筍用林高效培育模式創新”項目,針對綠竹筍用林培育過程中勞動力成本上升、受伏旱天氣影響、重金屬超標等現實問題,開展了林分結構調控技術、母竹留養技術、水肥一體化供應和竹筍食用安全評價等方面的研究,集成了綠竹筍用林高效培育模式。提出了每4年留養一次母竹的經營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每年留筍養竹經營方式,減少勞動力投入80%,延長筍期1個月,竹筍產量提高22.1%,經濟效益提高26.9%。提出的水肥精準管理技術,施肥量減少32.8%,竹筍產量提高58.2%。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
上一篇:推動木基材料與產品增值增效
下一篇:木材細胞壁聚集體可提高鋰電池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