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浙江溫州森林康養助農民增收貢獻超10%

發布時間:2021-12-07 10:14:17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浙江溫州借助首批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優勢,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在讓百姓充分感受美好環境詩意盎然的同時,推動了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助力山區共同富裕。


目前,溫州市已建成森林康養基地53處,雁蕩山等6處基地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全市森林旅游康養人次超過6500萬,年產值超過240億元,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超過10%。


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規劃森林康養發展布局。溫州市政府辦公室在浙江省率先出臺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立足山、海、城的自然格局特征,按照森林資源的分布及特點,確定內陸遠郊型、都市近郊型、沿海靠山型三大發展板塊。結合溫州市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建設,制訂《溫州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溫州森林康養基地認定標準》。


加大財政資金對森林康養產業的扶持。市級財政每年安排330萬元扶持資金,3年來累計打造8個市級森林康養示范基地。各地在此基礎上加碼發力,樂清和泰順對獲得市級森林康養的單位一次獎勵40萬元,蒼南對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補助最高達到80萬元,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積極性。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投資運營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永嘉9個森林康養項目通過吸引永商回歸,協議投入資金45億元,實際已投入超12億元。溫州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上的鹿城田塘頭仙人谷等13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總投資12.69億元。


實行“科研+”,聯合中國林科院成立溫州森林康養研究中心,投入科研經費150多萬元,開展相關課題研究。聯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促進會、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開展業務培訓,累計培訓超過300人次。聯合在溫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森林康養專家庫,發揮其在政策制定、課題研究、基地評審和業務培訓等方面的作用。實行“技術+”,建立清新空氣(負氧離子)林業功能站14處,可實時監測基地負氧離子、PM2.5和臭氧等環境指標。依托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溫州專項基金,開展為期3年的基礎研究和醫學對照試驗。實行“部門+”,與工會、教育等部門對接,全市共有30多處森林康養基地被納入職工療休養基地。與農業、衛健、民政、體育等部門聯動,形成各具特色的康養項目。


以林地流轉促增收,引導和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林農以林權流轉盤活山林資源,共享發展利益。永嘉縣9個在建的森林康養項目,通過林權流轉帶動村集體每年增收150萬元以上。蒼南鶴頂山茶通天下森林康養基地流轉茶園1000多畝,每年為茶場增收20多萬元。


以經營分紅促增收,鼓勵所在村居入股經營,與森林康養項目主體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帶動增收。永嘉沙頭鎮珠岸村將5000畝林地流轉給永嘉書院森林康養項目,每年分紅門票收入的10%,年分紅超過110萬元。巖坦鎮巖門下村將1.3萬畝統管山場作價430萬元,入股到楠溪云鼎度假區項目,建成后每年分門票收入的2.5%。


以帶動就業促增收,發揮康養基地四兩撥千斤的整體帶動作用,促進當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文成嘉南美地中心養生度假區著力發展核心康養服務項目,解決200余人就業問題,成為實現“兩山”轉化的重要通道。


以產業發展融合化,實現森林康養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溫州計劃新增省級以上康養基地10個,逐步形成森林康養基地群。打造森林康養示范區,對接旅游、養老、健康、體育等各路資源,推廣“林業+”合作模式,實現產業融合。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服務建設,規劃完善森林康養空間布局。


123.jpg

作者:劉國文 黃宰勝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