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6日,第18屆青島國際家具展暨全屋整裝定制、國際木工機械及原輔材料展在山東省青島市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本屆展會共9個展館,家具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100多家參展,開幕當天入場人數超過15萬人次。
本屆展會設2個木工機械館,約140家企業參展。記者在木工機械展館走訪發現,絕大多數木工機械企業已擺脫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產銷兩旺,生產訂單已排到8月份以后。
我國木工機械行業為何能轉型升級、穩定向好?記者在展會尋求答案。
“突破多項核心技術,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是木工機械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敝袊謽I機械協會秘書長韋劍告訴記者。
為滿足定制家具生產企業的需求,南興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成功研發并批量投入市場的智能化多功能高效木工柔性生產線,突破多項核心技術,大幅提升了單機的多功能智能化水平,通過木工專用數控操作系統,實現對板材加工的貼條碼、自動上料、銑型﹑鋸切、鉆孔以及自動下料等多道工序的高效集成與智能控制,提出更適合中國定制家具柔性生產的解決方案,為家具制造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提供了裝備支撐。韋劍很清楚南興裝備快速成長為中國木工機械行業領軍企業的秘訣。
廣州弘亞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木工機械行業兩家上市公司之一,走“輕資產、重資本、搞活市場”道路,取得不菲業績。弘亞數控副總經理劉風華說,2020年我國木工機械市場發生一系列標志性變化:高速數控鉆開始全面替代傳統多排鉆;鉆孔作為定制家具加工的“痛點”不復存在; 加工工段自動化逐步進入成熟期,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軟件技術逐步成熟,多樣化的設計拆單和生產管理軟件可基本滿足中小家具企業的需求。
劉風華認為,2020年初,疫情對木工機械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疫情逐步控制后市場迅速反彈,供不應求的行情延續至今。由于下游家具企業快速復蘇,特別是對高端數控設備需求爆發性增長。加上疫情期間造成的“用工荒”,加快了家具企業“機器換人”的步伐。木工機械出口形勢較好的原因是:國外的疫情和國際社會不確定因素沒有降低頭部企業的出口份額。木工設備屬于民生產品,各國沒有出口限制。但出口到歐美國家一定要符合當地的安全要求規范和專利保護制度。
在青島千川木業設備有限公司特裝展位上,張永棟經理向記者簡要介紹了情況。千川公司1992年至今只生產砂光機,客戶對公司的產品質量很放心。為幫助客戶降低成本,實現“機器換人”,公司已推出自動化砂光生產線??蛻艨筛鶕嶋H需求選擇不同檔次的砂光機。公司每年投入產值的2%-4%用于研發,和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開展攻關合作。2021年,我國經濟持續回暖,這次參展的設備是公司延期交貨的產品,撤展時不運回公司了。公司生產訂單已排到8月份。
木工智能化國家創新聯盟秘書長、東北林業大學馬巖教授分析近兩年木工機械熱銷的原因:家具是剛性需求產品,定制家居方興未艾,家具工業減人增效需求旺盛。部分國外木工機械品牌因不能有效滿足國內定制家具市場需求而退出中國市場,東南亞地區更青睞性價比更高的中國木工機械及家具裝備。
“20年前,國際木工機械展都有大量國外企業參展,甚至設德國、意大利等國際館。近年來,國外企業到中國參加國際木工展有所減少。受疫情影響無法來參展是因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木工機械受定制家具工業化生產的拉動,大批木工機械產品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數控化比例明顯增加,這次參展企業展出的設備80%實現了智能化、數控化,特色加工機床增多。如過去僅二維板式雕刻,現在能三維實木立體雕刻?!痹本┝謽I機械研究所所長傅萬四研究員說。
本屆展會有四五家企業展出新型封邊機,每家展臺都吸引了很多專業觀眾觀摩咨詢。記者看到專業觀眾拿著剛封完邊的板材仔細觀看、觸摸,用手機對著封邊機的不同部位抓拍或錄像,記者問了幾位認真咨詢設備性能的觀眾是從哪里過來的?好幾位答復是青島附近或山東省內的。青島不愧是“中國木工機械名城”,全市有從事木工機械產品生產、營銷、科研等相關企業近300家。山東省是林業產業大省,也是木材工業大省。中國林業機械協會于2019年及時布局國際木工機械展落戶青島,每年與青島國際家具展同期舉辦非常之必要。
記者在展館注意到,很多展出設備在不同加工工段標明了相應產品的生產廠家。體現了專業化分工更明確,上下游協作很重要。比如在封邊機的兩側各立一塊告示牌,一塊寫著:鳴謝某公司提供封邊條;另一塊寫著:鳴謝某企業提供某品牌的膠。
我國是家具生產、消費和出口的大國。據海關統計數據,2021年1-3月份,我國木工機械累計出口同比增長56.69%,3月份出口增長率38.89%。雖然出口形勢不錯,但根據企業反饋,我國木工機械企業也存在一些困難,如20.65%的企業認為成本高和勞動力不足是影響企業產品銷售與出口的主要困難,18.4%的企業因訂單快速增長而延遲交貨,認為市場存在不良競爭和科研及高管人員緊缺的企業占13.04%。
劉風華認為,未來幾年木工機械產品研發方向是:自動化連線有待提升,特別是機器人和視覺識別技術的開發才能使連線真正穩定地運行;與歐洲主要廠商相比,柔性封邊機的核心性能和穩定性還需投入較大的研發力度;高端定制的多樣化對加工設備提出了更多柔性加工和精度穩定性的要求;多功能5軸加工中心可能得到更多的應用。
截至目前,我國有木工機械企業約1200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200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工程技術人員6000余人,可提供69品類約1100種木工機械產品。
上一篇:攻克關鍵技術助推木材工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