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用好盤活生態資源,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積極探尋“不動產+自然生態價值”實現路徑,努力破解生態產品抵押難、生態發展融資難問題。
巧借民間資本,撬動生態經濟。探索以市場化方式推進生態資源資本化經營,提高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如打造休閑度假景區,吸引民間投資,將廢棄礦山打造成為沉浸式礦洞景觀群,僅今年“五一”期間,景區營業收入接近400萬元,接待游客6000余人,實現礦地資源向生態資源、旅游資源的成功轉化。
摸清資源底數,制定項目名錄。對自然生態良好、已經具備不動產登記條件的鄉村民宿、農家樂、休閑旅游等項目開展調查評價,并根據項目所在地的基準地價、地理環境、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水質優良率、生態景觀及配套設施等自然生態情況,制定景寧“不動產+自然生態價值”項目名錄。
引導多方參與,拓寬轉換路徑。為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景寧多措并舉,引導旅游業、金融業等多方參與,夯實生態價值實現的路徑基礎。印發《景寧畬族自治縣土地出讓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方案》,首選生態環境較好的旅游項目地塊,按照“經濟產出價值+生態環境增值”進行價值核算,以701萬元成功出讓澄照鄉金坵村“生態地”一宗,其中49.77萬元為生態增值部分;開展名錄項目生態價值評估工作,綜合評估確定生態不動產價值,通過銀企合作,景寧縣石上溪民宿獲景寧銀座村鎮銀行綜合授信100萬元,其中自然生態價值22.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