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時空 > 環球視野 >

加強合作,促進森林綜合治理

發布時間:2021-04-04 09:43:57  來源:人民網

  日前舉行的2021年國際森林日的活動主題為“森林恢復:通往復蘇和福祉之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森林對于人類福祉和地球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森林消失的速度令人震驚,他呼吁各國政府、組織和個人采取緊急行動,恢復并養護森林,為可持續的未來播下種子。


  形勢嚴峻——


  毀林和森林退化速度令人震驚


  當前,全球森林保護的現狀不容樂觀。全球森林每年損失的面積達到1000萬公頃,大小相當于冰島的國土面積。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最新版《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中指出,自1990年以來,全球共有4.2億公頃森林遭到破壞,破壞的形式包括亂砍濫伐、毀壞林地用于農業或基礎設施開發等。


  數據顯示,人口膨脹和農業擴張仍然是導致毀林、森林退化以及森林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報告稱,在2000—2010年間,40%的熱帶森林被砍伐是源于大規模的農業開發,33%是因為當地的自給農業利用。


  木材走私也是森林退化的主因之一,在一些國家,多達90%的被毀熱帶森林與木材走私有關。近年來,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干旱天氣導致全球范圍內森林火災頻發,并引發了一系列嚴重次生災害。歐盟聯合研究中心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稱,2019年是世界森林火災最為嚴重的一年,僅在歐洲就有超過40萬公頃森林被毀,受到林火影響的自然保護區面積也創新高。


  森林的存續與地球生態的可持續息息相關。據測算,因森林減少造成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2%至15%。“毀林和森林退化的速度依然令人震驚,這是生物多樣性持續喪失的重大原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去年聯合發布的《世界森林狀況》報告中強調。


  報告表示,為了逆轉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形勢,各國需要在糧食生產和消費方面進行變革,還需要在“一體化景觀生態系統建設”的框架內保護和管理森林及樹木,通過恢復森林來彌補已經造成的損害。


  多國探索——


  加強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些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綠色轉型。


  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巴西的“名片”之一。為保護好雨林,巴西政府通過健全環保立法,對亂砍濫伐行為加大處罰。政府對雨林的管理和砍伐權實行全國統一管理,實施可持續性砍伐,所有雨林地區砍伐作業都必須有環保部門的許可證書。被砍伐木材的信息,包括樹種、高度、采集地點等都必須錄入管理系統,以便日后溯源。此外,巴西還借助高清晰度衛星圖像強化對小范圍砍伐活動的監控,大大提高了保護雨林的效率。


  秘魯政府正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私營部門以及農民社區開展合作,采取措施減少森林砍伐,支持雨林的可持續開發,改善雨林地區的生態和居民的生計。目前,秘魯全國共建立超過100處私營保護區,在保護雨林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推廣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最近,貝寧政府更新了其森林政策和法規,并正在改善林業稅制,大力發展林業資源。貝寧每年投資增加的人工林面積達1.5萬公頃,木材產量增加到每年25萬立方米,同時提供就業機會并增加其公共收入。在坦桑尼亞,政府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不僅就本國森林保護制訂計劃、擴大森林保護區規模,也在開發生態旅游項目,為保護區周邊社區提供就業機會。


  歐盟近年來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將森林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政策緊密結合。在2003年,歐盟層面就制定了專門行動計劃,打擊非法砍伐及交易。歐盟在2019年12月公布了促進全球森林保護和恢復的行動方案,提出了森林保護的優先方向,包括新的監管措施、加強國際合作、支持創新與研究等。2020年初,歐盟建立統一的森林信息系統,未來計劃開展自然和生物多樣性、森林和氣候變化、森林健康、生態經濟等監測項目。


  “得益于部分國家大幅減少森林砍伐、大規模植樹造林和林地的自然增長,森林消失的速度已顯著放緩”,《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指出,與2010—2015年間全球每年減少1200萬公頃森林,以及1990—2000年間的每年1600萬公頃相比,全球在2015—2020年間森林面積萎縮幅度已有所減少,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多方參與——


  形成森林保護國際合作的合力


  為了加強生態保護,聯合國糧農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今年啟動“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計劃,加強全球合作、恢復退化和受損的森林等生態資源成為重要內容。


  聯合國糧農組織此前表示,“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中關于到2020年通過森林保護區系統保護全球至少17%陸地面積的目標已經達成,但各方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以確保此類保護的有效性。此外,研究發現全世界有約3480萬片森林,面積從1公頃到6.8億公頃不等,“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連接起來”。


  國際社會也在積極探索合作項目,促進國家間森林資源的綜合治理。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署等國際機構合作開發亞馬孫綜合保護區項目,涉及亞馬孫生態區所覆蓋的9個國家和地區。該項目促進了對亞馬孫保護區的有效協同監督,有助于減少氣候變化對亞馬孫生態區的影響、提高居民對環境變化的抵御力。


  非盟發展署、世界資源研究所、世界銀行等機構共同發起“非洲森林景觀恢復計劃”,旨在到2030年使非洲1億公頃森林恢復原狀,以增強糧食安全、增強各國氣候變化適應性并消除農村貧困,目前已有20多個非洲國家政府及技術、金融合作伙伴參與。


  聯合國糧農組織前林業業務主任馬哈拉杰·穆圖表示,加強森林保護國際合作非常重要,尤其是要通過技術援助和金融支持加強國際社會在森林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幫助相關國家更好保護森林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當前,在聯合國框架下,國際社會就森林保護開展了多個領域的合作項目,推動了國家間森林保護與發展的交流。穆圖表示,森林保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會、文化等因素,森林保護國際合作不僅是政府間的行為,還可以吸納社會團體等力量多方參與,形成森林保護的合力。


src=http___s1.1zoom.me_big0_272_USA_Forests_Stones_Pisgah_National_Forest_North_556453_1280x852.jpg&refer=http___s1.1zoom.jpg

作者:呂強 李曉驍 張朋輝 謝亞宏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