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產業報告 >

中國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發布

發布時間:2024-09-01 22:38:07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中國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4)》近日發布。

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枸杞種植面積183萬畝,鮮果產量140萬噸,加工轉化率20%,干果產量24萬噸。我國枸杞主產基地縣農民平均經營性收入的50%來自枸杞。

全產業鏈發展打造新業態

全國枸杞主產省區聚焦“優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延鏈強鏈補鏈壯鏈、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現代枸杞產業全鏈條發展。

——種植端質效顯著提升。各主產省區在提產增效上創新發展,大力推廣新模式、新技術。寧夏回族自治區現有枸杞面積32.5萬畝,綜合產值290億元,枸杞產品十大類120多種,銷往58個國家和地區,全國90%枸杞種苗由寧夏繁育、90%以上枸杞基礎和應用研究由寧夏組織實施、90%以上枸杞新產品由寧夏研發生產、60%以上枸杞類標準由寧夏制定、85%以上枸杞干果在寧夏集散交易,現有27萬從業人員,人均年收入3.6萬元以上。建成中國枸杞研究院、國家枸杞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寧夏),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寧夏實驗室落地寧夏。推廣“良種+良方”技術,建設“百、千、萬”綠色豐產示范點29個,畝均收益2600元,海原縣、沙坡頭區示范點畝利潤達3000—5000元。青海省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引導企業和農戶定位富硒、有機發展,目前有機枸杞基地面積近10萬畝。海西州都蘭縣枸杞種植面積達20萬畝,建成“柴達木枸杞”種植示范基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河縣枸杞種植面積25萬畝,研發出八大類26個產品,培育了枸杞精深加工企業13家,枸杞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35%以上,占農民可支配收入的21%。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枸杞種植面積達28萬畝,位居全省首位,年產值超20億元,近10萬農民從中受益。有著“枸杞小鎮”之稱的靖遠縣五合鎮,全鎮枸杞種植面積達到6.4萬畝,催生壯大了恒泰澤、金田野等40多家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打造了“高原宏”“隴原紅”等30多個品牌。

——產品多元化態勢明顯。圍繞“果、葉、莖”開發利用,枸杞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枸杞粉、枸杞籽油膠囊等枸杞功能性食品,以及枸杞咖啡、枸杞巧克力豆等休閑食品陸續上市。以枸杞嫩葉嫩莖為原材料的冰鮮菜、糕點、餃子餡等10余種葉用枸杞產品已擺上百姓餐桌。枸杞啤酒、枸杞白蘭地、枸杞冰激凌等新產品不斷涌現。寧夏智慧宮國際文化傳播集團與福建正山堂茶業公司合作成立寧夏枸杞紅茶研究院,閩寧合作“兩片葉子”研發枸杞紅茶新品類。寧夏中寧縣做好“枸杞+”文章,開發出枸杞新品類10余種。新疆精河縣2家龍頭企業帶動引領11家企業和25家合作社提升枸杞加工能力,開發枸杞產品40余個,創建“果生康”“精杞神”等品牌23個。甘肅省白銀市新上年產枸杞原漿3000噸生產線,預計產值達2.1億元,實現了枸杞深加工新突破。

——質量安全水平提升。青海海西州建成全國最大有機枸杞種植生產基地,累計認證綠色、有機企業95家,綠色、有機產品351個,認證規模居全省第一。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上,國家枸杞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寧夏)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評審驗收,40個項目通過國家級CMA資質認定,將面向全國開展枸杞產品檢驗檢測服務。

——融合發展明顯加快。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等主產省區舉辦多種形態枸杞產業大會,通過“線上+線下”“國內+國際”相結合模式,全面展示枸杞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同時,推動枸杞產業與文旅融合發展。新疆精河縣每年因“精河枸杞”品牌到精河縣旅游觀光游客達6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2億元。

1725201786652.jpg

農戶正在采摘有機枸杞 王將攝

科技創新釋放新動能

在我國,發展現代枸杞產業具有兩個獨特優勢,資源稟賦優勢強,科技賦能效應強。其中,科技創新是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國現代枸杞產業基礎研究、產品研發和技術轉化等方面優勢突出,全球領先。

2023年,我國枸杞標準體系建設、新品種選育取得新成效。各枸杞主產省區支持各類標準化技術機構、科研院校、社會團體、行業學會、產業經營主體等廣泛參與標準研制。全年發布行業標準1部、制修訂地方標準10部、行業團體標準25部。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3年植物新品種權名單中,寧夏農林科學院枸杞科學研究所培育的寧農杞16號、17號、18號、19號、20號,寧杞菜2號、3號、4號,寧夏杞鑫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杞鑫5號、6號、7號、8號、9號,內蒙古林業科學研究院培育的榮杞1號、林杞5號、內蒙古農業大學培育的林杞1號被授予植物新品種權。

10年來,我國枸杞科技研發持續發力,國內每年發表以枸杞為主題的各類學術期刊超過700篇,涉及枸杞產業全產業鏈各方面研究結論。我國枸杞專利擁有量逐年增長,截至2023年底,全國涉枸杞專利擁有量18403件,專利質量提升明顯,其中發明公開專利占59%、實用新型專利占10%、外觀設計專利占8%、發明授權專利占23%。

市場營銷呈現新格局

2023年,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快速發展,特別是各枸杞主產省區整合各類資源對枸杞企業進行系統性、階梯性技改優化,集中力量培育了一批具有設計研發、核心制造能力的枸杞產業骨干企業,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逐步使其成為枸杞品牌和產品配套的依托力量,在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形成了眾雁齊飛的良好生態。如今,全國從事枸杞生產經營企業3萬余家,枸杞企業數量位居前五的地區為寧夏、甘肅、青海、河北、新疆。

品牌集群化發展在推動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擴大國內外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已形成寧夏“寧夏枸杞”“中寧枸杞”“惠農枸杞”,甘肅“靖遠枸杞”“瓜州枸杞”“民勤枸杞”“景泰枸杞”“玉門枸杞”,青海“柴達木枸杞”,新疆“精河枸杞”,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套枸杞”“先鋒枸杞”等12個枸杞區域公用品牌,枸杞區域公用品牌價值不斷提升。2023年,寧夏“中寧枸杞”品牌價值突破200億元,青海“柴達木枸杞”品牌價值92.5億元。

一系列精準推介更是為枸杞“走出去”提供了強大助力,拓寬了枸杞產品銷售渠道。2023年,我國枸杞出口量達到1.4萬噸,同比增加21.2%。枸杞出口額7.5億元,同比增加23.1%。

枸杞有4000余年文字記載史、3000余年的藥用史,伴隨著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和消費迭代升級,枸杞作為養生佳品也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林林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